据德国《资本》月刊网站2月6日报道,梅苏姆这个小村庄通常与世界时政无关。有9000人居住在莱茵河以南明斯特地区北部的这座村庄,他们中的大多数更喜欢射击比赛和圣诞集市而非关注时政。但在村子中央,巨大的烟囱直插云霄,世界时政突然扮演了核心角色——德国众多“隐形冠军”之一的塑料制造商格勒宁公司就设在这里。
现代世界没有塑料就无法运转——所有部门都是如此:无论是对种芦笋的农民还是对呼叫中心的员工而言。前者需要使用隔热薄膜,后者得使用耳机。这使得世界如此依赖塑料及其价格。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塑料价格上涨,其他公司的成本就会上升。然后它们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最终,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会非常严重。事实上,塑料价格在过去一年里翻了一番。大约在同一时期,全球通胀也开始加剧。现在塑料价格再次下跌,通货膨胀也在减弱。
因此,不足为奇的是,美国银行的大宗商品专家沃伦·拉塞尔最近指出,塑料可能是过去一年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
德国经济学家伊莎贝拉·韦伯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论。根据韦伯的说法,个别行业可能会推高整体通胀水平。其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原油等原材料。而原油也是生产塑料的最重要原料之一。那么,塑料是否将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带到了其他行业呢?
一些中小企业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形势,主要是因为其制造过程。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乙炔气体,人们用它生产塑料颗粒,即所谓的聚乙烯。像格勒宁公司这样的生产商随后购买这种颗粒。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生产乙炔气体,例如,欧洲和亚洲主要使用原油来生产。美国主要使用天然气,中国则使用煤炭。而巴西使用据称最清洁的甘蔗发酵方式,但这样做的缺点是,会导致粮食部门缺乏可用耕地。
这已经表明塑料生产商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供应链动摇,那将很快导致整个市场的扭曲。此外,欧洲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因此是净进口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的格勒宁公司老板贝克尔·格勒宁说:“这最终是一种全球寡头垄断。”
相关性并不总是意味着因果关系。然而,对于塑料来说,这一点很难被忽视。事实上,迄今为止,每一次全球危机都导致了暂时的价格高峰——无论是战争、新冠疫情还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冬季严寒。格勒宁公司等制造商通过长期合同来确保原材料供应,但这对防止价格飙升没有多大帮助。在某些地区,购买价格仍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50%。这意味着格勒宁公司必须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随后,这些客户也会对他们自己的客户做同样的事情。而且,由于塑料的使用如此广泛,第二轮效应会更加显著。然而,希望仍然存在:塑料价格非常不稳定。贝克尔·格勒宁说,“我们曾见过与现在所见的很相似的价格”,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价格非常低。因此,价格也可能迅速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我国将加严新生产机动车污染排放限值2017-12-21
环境保护部近日修订了《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逐步加严新生产机动车一氧化碳、总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限值。这份修订后的技术政策提出,对于新生产机动车,由环保部统一制定国家
工信部赴江西和安徽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和固废排查督导调研2018-05-22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排查、化工等重点行业发展、部分省份有关问题整改等工作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开展了沿江省市督导调研工作。2018年5月14
石化期货涨多跌少2018-07-05
7月3日,国内石油化工品期货价格涨多跌少。截至当日收盘,原油指数收涨2元/桶,至503.3元/桶,涨幅为0.4%;总成交量缩减2.7万余手,至25.5万余手;总持仓量持平,为3.7万余手;主力合
德媒分析塑料如何推高通货膨胀2023-03-20